Maestro MEA系统在临床前药物心脏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人多能干细胞衍生而来的心肌细胞(hiPSC-CMs)的应用一直在快速增长,已经进入到疾病建模、再生医学和药物筛选等领域。这种生物样本的广泛使用离不开妥当的长期保存。目前最常见的办法是低温存储。但是冻存和复苏操作对于hiPSC-CMs有什么样的影响,大家还不得而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seph C. Wu团队对新鲜及冻存后复苏的hiPSC-CM从转录组、电生理功能、机械功能以及药物反应这几方面,分别进行了定义。从实验结果中可以发现:后者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有所上调,而收缩功能、钙瞬变及场电位时长(FPD)却维持不变或者有所下降。这提示我们,两者间在分子和生理特性上,并非完全可比。特别是在使用冻存处理过的hiPSC-CMs评估药物心脏风险时,还是要同时考虑到它在药物敏感度上发生的变化。

 

      包括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内的一些候选药物都被认为有新冠治疗潜力,而瑞德西韦更是之前唯一一种有紧急使用授权的药物。而人们对于这些药物安全性的认知,特别在心脏毒性这一块,仍然是或缺的。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Yun Young Go团队将hPSC-CM而非人原代心肌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对瑞德西韦的抗病毒能力及心脏毒性做了评估。相对Vero E6细胞而言,瑞德西韦在hPSC-CM中表现出高至60倍的更强的抗病毒能力。然而研究者也同时观察到了中度心脏毒性的存在。为了进一步了解药物诱导致心律不齐风险,研究者使用了微电极阵列系统对瑞德西韦处理后的hPSC-CM样本开展了QT间期延长和自动除极方面的评估。结果发现,当瑞德西韦的使用浓度超过预计的血浆高峰浓度时,就会有潜在的QT延长风险。

 

      接下来让我们观看视频来了解这两个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