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

 

 

微电极阵列的应用前景

 

 

Brett Spangler

Lonza公司生命科学解决方案部门产品经理

 

【注】

  • DDNEWS是一家国际新闻机构,主要报道制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趋势和新闻。

  • LONZA(龙沙)--- 瑞士的制药化工巨头。龙沙集团是一家以生命科学为主导,在生物化学、精细化工、功能化学等行业均处于领先地位的全球性跨国公司,具有一百多年历史,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

  • 本文由Brett Spangler撰写,Axion BioSystems 翻译。文中图片及链接均由译者加入。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是药物开发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往往表现为药物对于神经离子通道的脱靶效应并最终导致癫痫的发生。然而神经毒往往是在药物研发的相对晚期被发现,那时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已经被投入到了先期研究中了。目前一个新药的开发费用平均下来已高达26亿美金。

 

尽早地对候选药物的致癫痫作用开展全面的中枢神经安全测试是应对这个挑战的有效办法。这个领域的传统‘金标准’方法是在体研究。然而这种方法耗时且昂贵,无法满足药物开发高通量筛选的需求,再加上制药公司正在寻求减少对于动物测试的依赖,那么开发一种高通量且高可靠性的替代模型就变得十分迫切。

 

体外模型兼具细胞内和细胞外电信号记录的技术特性,正好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虽然胞内技术很成熟了,但是它对于工业毒性筛选而言却有着一些不足。这篇文章将着重讨论胞外记录这种可靠且一致的中枢神经安全药理测试方法的最新进展。

 

 

 
 

胞内记录的不足

 

膜片钳技术是这种方法学的代表,被广泛应用。在药物对于电兴奋性的影响上,它能够提供详尽的信息。但是这种技术操作极为繁琐,包含大量手工步骤,而且一直以来通量极低。

 

虽然近期的技术突破使得更高通量的自动化膜片钳开发成为可能,但仍然有其局限。比如一些平台受限于必需使用某些种类的细胞系,另外一些则为了获得更大的数据量,使用了低电阻膜片技术从而牺牲了数据质量。所以它们并没有在中枢神经安全药理测试中被广泛采纳。

 

膜片钳技术还受限于其单通道和单细胞的特性。虽然使用自动化技术来对多个神经元进行同步膜片钳检测已成为可能,但能同时研究的神经元数量还是太少。而正是这个主要的局限,这种技术无法被用于观察群体细胞的协同电活动,比如惊厥样活动这种中枢神经毒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由于胞内记录的这些缺陷,人们转向细胞外记录技术,试图开发出一个适合惊厥样活动检测的高通量平台。而MEA(微电极阵列)技术是其中最有希望的一种。

 

 

 

 
 

MEA:体外毒理测试的强大解决方案

 

做MEA实验时,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网络覆盖在一个微电极阵列之上。后者为检测细胞外电生理活动提供了多个记录位点。这样科学家们就可以无损伤地对一群神经元的惊厥样活动作评估。

【A】:显微镜下微电极与神经元图片。

【B】:神经元放电热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放电频率,红色为最高。

由于可以被用作判断神经网络的电生理活动是如何受到被测试的神经活性物质的影响,人们对于MEA平台在神经毒性测试方面的应用十分期待。细胞模型能同时适用于慢性和急性的神经毒性研究。比如,将培养的神经元细胞维持数日,这样就能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药物所引起的惊厥样活动是否会有所变化。

 
 

急性神经毒性研究示例

19种化合物处理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1小时后,使用Maestro MEA平台检测电生理参数。其中12种参数的结果归纳如上图所示。

Toxicological Sciences, 2018, 1–14

 
 

慢性神经毒性研究示例

使用两个化合物Fipronil和Acetaminophen,在七种不同浓度下处理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连续记录12天,平均放电率及簇放电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如上图所示。

 

Toxicological Sciences, 160(1), 2017, 121–135 

MEA的另一个优势是能够适用于工业级别的常规筛选工作。实际上,随着高通量MEA技术的进展,我们已经实现了将微电极阵列置于多孔板内的每个孔底部,这样每天评估200种药物就成为可能。MEA技术还能做到惊人的一致性:在一项多方的研究中,经过100多轮的测试,人们证明了该技术平台在实验室间和实验室内都能有很好的重复性。(相关文章,复制下列链接到浏览器,即可阅读文献原文)

  1. https://academic.oup.com/toxsci/article/164/2/550/4990045

  2.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2305913_Comprehensive_Translational_Assessment_of_Human_Induced_Pluripotent_Stem_Cell_Derived_Cardiomyocytes_for_Evaluating_Drug-Induced_Arrhythmias

所以,对于体外神经毒性测试中所面临的挑战,比如说惊厥类电活动的建模以及高通量,最新的MEA系统都能轻松克服。这使得它成为中枢神经系统安全药理评估的理想工具。而有些桌面型MEA系统已经通过评估能够用于检测促癫痫活动。比如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网络电生理反应能被用来可靠地区分促癫痫化合物和其它品类的物质(如兴奋性化合物、抑制性化合物和逆惊厥药物)。这个实验使用了Lonza公司的大鼠皮层原代神经元和Axion BioSystems的Maestro MEA平台,并配合高阶软件来分析网络电生理信号。(点击链接,了解神经网络功能实时检测攻略。)研究发现,仅凭神经网络整体的放电率是无法做出药物的有效判断和分类的。而电活动的同步性却能被用来做很好的评价标准。在这里,网络同步重要性就彰显了细胞外记录系统在评估神经群落方面的价值。(点击链接,即可观看该研究视频讲座:癫痫疾病模型介绍。

 

有了这样的高通量及可靠的系统,我们就有可能在体外获得能够代表体内情况的神经毒性数据。另外,随着细胞培养体系的不断进步,MEA系统还能有改善的空间,使得它的生理相关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MEA方法的潜力

 

虽然目前基于MEA和原代细胞组合的测试方法已经能够提供可靠且强大的工业级毒理筛选方案,人们还在研究如何能继续来做一些改进。这些进展虽然并未得到广泛使用,但能够反映出这个领域诱人的未来潜力。

 

特别受到关注的是人多能干细胞,基于它我们能够得到更具人类神经毒理代表性的细胞模型。正是由于这些细胞所具有的更大生理相关性,人们将其称为“体外毒理学的未来”。然而,从hiPSC分化出具有足够功能活动的神经元却比较困难,而且可能要等待几个月的时间,这些细胞才能显现出人们期待的特性。所以,啮齿类动物的原代细胞模型作为目前神经毒理测试的行业标准,在iPSC研究中将可能被用来作为对照品。说到底,我们还要做不少工作来确认hiPSC来源的神经网络之功能特性。到目前为止,这些细胞的可靠性、一致性和成熟性还不足以满足工业需求。

 

在进展中的另一种方案是在MEA上使用更复杂的培养体系。这可能是很有价值的策略,因为标准的神经培养并不能反映出复杂的3D神经环路,也缺乏和非神经元细胞的互作。而在某些神经毒理的机制里面,这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高通量MEA系统在器官型细胞培养、急性脑片以及三维类脑器官培养(俗称迷你大脑)方面有开发了新的应用。(相关研究参见Muotri博士文章链接:UCSD实验室获得类脑器官,记录到的脑电波类似于早产婴儿。这些进展预示着MEA系统生理相关性将得到增强,虽然仍尚未得到工业界的广泛应用。

 

 

 

 
 

MEA系统优势总结

 

如上所述,使用啮齿类动物的原代细胞和MEA平台,我们得以对神经电生理活动开展可靠、一致且高通量的评估。对于细胞内记录而言,MEA系统的主要优势是能够对神经群体的电活动进行测量,获得的结果更能反映出体内的癫痫毒性。在将来,通过结合hiPSC和复杂3D培养,这种生理相关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开展体外神经毒理测试将能够在更早期对候选药物开展有效筛选,缩短浪费在失败项目上的时间并降低药物开发的总体成本。最终,这种升级版的神经毒性测试将提高新型治疗方案的开发效率,并给病人带来实际的利益。

 

 

 

END

 
 

          Axion BioSystems       

探索生命的电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