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阅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10月25日,新冠已累计确诊约2, 4563, 6680例,死亡约498, 2001例。新冠病毒严重危害公共健康安全,其治疗药物的研发已经迫在眉睫。而新药开发周期长,在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我们一般选用已有的前体药物优先进行研究。
单核苷类药物瑞德西韦(下文简称RDV)原本是为治疗埃博拉而开发的药物,有报道发现RDV同时具有抗新冠病毒的作用。但由于RDV半衰期仅为0.39小时,在体内往往没有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就已水解,难以发挥抗病毒作用。而此类单核苷药物脂肪酰化后能够增加在血浆中的稳定性、增强细胞对于化合物的摄取并减少细胞毒性。例如FTC药物经单脂肪酸酰化后得到的emtricitabine, 抗HIV-1病毒能力提升了十几倍。
来自美国查普曼大学药学院的Keykavous Parang团队发现RDV的2’-及3’-单脂肪酸偶联物相比母体药物本身,生物利用度更高,更稳定。随后在体外通过基于阻抗测试的Maestro Z平台评价了RDV及其数十种脂肪酰化偶联物抗新冠及埃博拉病毒的效力。他们的成果发表在了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IF 6.51)。
研究重点
首先,在无水苯环境中,使用草酰氯处理脂肪酸,将其转化为活性酰氯形式。
第二步,在二异丙基乙胺 (DIPEA) 催化下,将等量上述脂肪酰氯与RDV的稀溶液混合共反应 5-9小时,生成2’-和 3’-的单脂肪酰基偶联物。如图1中所示,两者的结构序号分别标记为3a-e和4a-e。

图1 RDV脂肪酰化偶联物合成步骤及结构示意图
作者选择了Axion BioSytems公司的Maestro Z细胞生理分析系统,开展了中高通量的药效评价。基于阻抗原始数据(文中略去),该实验室完成了CC50、IC50、SI等关键参数的计算、统计及分析。为了有助于大家了解Maestro Z这种无标记且实时的实验特性,小编借用下面这幅Christopher F. Basler团队发表在Cell Rep.上的数据照片(同样为Maestro Z实验),作为类比。
图2 左侧为受测样本(Vero E6)阻抗动态变化的实时记录结果。基于图中原始数据的计算,即可得到右侧的梯度浓度下药物抑制病毒侵染样本能力的作用曲线, 并进而计算出IC50值。对照组及药物浓度梯度较多,Maestro Z的中高通量能够支持足够多的重复,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通过阻抗实验得以连续观察SARS-CoV-2病毒感染Vero E6的全过程,发现在感染24h后会出现明显的CPE效应,24-48h内CPE会进一步加剧。使用RDV或其衍生物的溶液孵育Vero E6细胞1h后,以0.01的MOI感染SARS-CoV-2(编者按,MOI即感染复数,指在一个系统中感染病毒的细胞数和总细胞数之比)。同时记录感染48h后对照组与药物治疗组的阻抗值,以此计算抑制百分比。基于抑制百分比和相对应的药物浓度,计算出各个化合物的IC50。
借助96通量阻抗平台及其强大的分析软件,作者得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多个化合的抗病毒作用评价及结果展示(如Table 2)。我们可以看到,RDV脂肪酰基偶联物中4a,4b等展现出与RDV相类似的抗SARS-CoV-2作用。在Vero E6及CaIu3细胞中,基于阻抗数据计算的IC50范围分别为2.0-4.6 mM及0.18-3.6 mM,与RDV接近。

Table 2 RDV及其衍生物抗SARS-CoV-2药效结果汇总
为了验证RDV及其衍生物抗埃博拉病毒活性的作用,作者同样选择了96通量的阻抗平台,在体外水平评价了其抗trVLP(埃博拉病毒颗粒复制和转录模拟系统)与EBOV(野生型埃博拉)的作用。阻抗研究结果显示,RDV脂肪酰化偶联物4b,4e及3b表现出比RDV更低的IC50。这说明,对RDV的结构改造能够提高其抗埃博拉病毒的作用(Table 3)。

Table 3 RDV及其衍生物抗Ebola药效结果汇总
药物在血浆中的动力学过程非常重要。借助高分辨率液相质谱技术(LC-QTOF-MS),作者监测了24h内血浆中RDV及其偶联物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RDV在1h时降解了约13%,在2h时降解了约43%;而其偶联物4c在相对应的时间点未观察到明显降解,在4h时约降解22.1%。这一结果有力地表明脂肪酰化能够显著提高RDV在血浆中的稳定性。RDV及其脂肪酰化偶联物的三磷酸盐(triphosphate)含量在24h内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这一现象提示RDV及其偶联物在血浆中的代谢过程可能与磷酸化有关。
在抗病毒作用分子机制层面,作者使用qPCR技术测定了DMSO对照组和RDV及其偶联物治疗组的病毒RNA表达水平。与阻抗实验的结果一致:无论RDV还是其脂肪酰化偶联物3a和4a均能够抑制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RNA合成。
阻抗实验方法
1.使用纤连蛋白fibronectin包被96 孔CytoView-Z阻抗板;
2.将Vero E6细胞以7.5x10000/每孔的密度种板;
3.将96孔板放入Maestro Z设备中,设定环境为37°C 和 5% CO2,并记录24h以稳定细胞状态;
4.使用2% FBS的DMEM按照6:1的比例稀释药物。除去旧培养基后,使用药物稀释液孵育细胞1h;
5.然后使用SARS-CoV-2以0.01的MOI感染细胞;
6.感染后连续记录48h内的阻抗变化;
7.所有96孔板均设置空白组及对照组;
8.为了计算抑制百分比,首先将感染后1h的阻抗值作为标准,对48h内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随后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抑制百分比:%inhibition = 100*(1-(1-average of treated Cells) / (1-average of infected control))。
研究结果
针对SARS-CoV-2,大多数RDV脂肪酰基偶联物具有与母体药物相类似的IC50,这说明RDV在结构改造后仍然具有类似的抗病毒活性。而血浆代谢研究表明RDV脂肪酰基偶联物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这些成果启发了科研工作者去寻找更多具有长效抗病毒作用的药物。体外实验的突破性进展,也为下一步开展在体实验提供了充分的前瞻依据。
编者按,上述结果表明,借助Maestro Z中高通量细胞生理表型分析平台,我们能够可靠高效地对众多潜在化合物进行药效评估。这将大大缩短我们找到解药的时间,拯救无数的生命!
末了,向所有工作在一线的抗疫人员致敬!希望新冠早日被彻底消灭!
-END-
获得原文
感谢您的关注,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将该研究PDF文件发给您。
如有问题,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电话: +86-021-53833169
邮箱: Iyin@axionbioint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