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我们从缺乏CDKL5蛋白的病人身上得到iPSC,并将其分化成神经元细胞。之后,通过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实验,发现与微管动力学及细胞骨架形成相关的一些通路受到了干扰。随后的细胞学实验证实,CDD(CDKL5 deficiency disorder)病人衍生神经祖细胞有增殖缺陷,而相同来源的神经元细胞则产生了形态改变及谷氨酸能突触发生受损的现象。此外,在对CDD皮层神经元细胞的电活动研究中(包括Maestro MEA实验)还发现了会导致神经网络过度同步的发育中神经元超兴奋态。最后,通过一种基于人类样本的高通量药筛平台,我们得到了一些先导化合物,它们能够逆转上述超活跃神经网络的许多异常参数。总体而言,此研究从细胞、分子和神经网络层面揭示了遗传癫痫的机理,其成果有望最终促成病患治疗新机遇。
 
 

全文节选

 

利用QMI(定量多重免疫共沉淀)技术,我们发现CDD神经元下游的突触蛋白有大范围的变化,它们可能影响到了神经网络的形成。

为了了解这种异常的谷氨酸能信号对于发育中神经网络的影响,我们先从单细胞水平出发,对iPSC衍生2D单层皮层神经元样本(10周龄)开展了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实验。结果找到了样本的超活跃电表型之内在原因:电压门钠和钾离子通道的超兴奋及功能丧失。

 

图4 h)使用平面微电极阵列 (MEA) 的皮质类器官电生理记录示意图

i)分化16周后,CDD组和对照组皮层类器官神经网络活动的光栅图展现,及表征神经功能的平均放电率 (j) 和同步指数 (k) 随时间的变化

 

为了能进一步在介观水平评估皮层类脑的功能,我们使用了Axion公司的MEA系统,连续每周记录胞外自发电活动。实验中使用了12孔MEA板,每孔含有64个直径为30μm,间距为200μm微电极(参见图4h)。在提前使用poly-L-ornithine/laminin对孔底进行包被处理后,我们将大约4个6周龄的皮层类脑器官放入每个孔中。在每周两次更换培养基后的第24小时采集样本信号。首次记录为种板后2周,即样本分化后第8周。按照上述流程,我们对3个不同的CDD细胞系独立开展了3次重复实验。

 

S4 附图中CDD组与对照组皮层类器官在3min内的自发放电总数(左)、簇放电总数(中)及网络簇放电总数(右)随时间的变化

 

在上述近6个月的MEA实验中,这些皮层类脑器官的电活动都有所增加。从单通道发放频率、簇放电频率及发放同步性等参数的变化来看,这种趋势在不同的样本间相当一致。除此之外,我们还在CDD神经网络发育早期观察到了发放频率的大幅增加现象及过于同步之网络的存在(图4i-k及S4f)这些数据突显了人CDKL5基因在神经网络超兴奋及过同步性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背景阅读

 

早发癫痫脑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往往与某些单个基因突变相关联。比如说CDD(CDKL5缺乏病症)病人在其神经发育过程中会出现早发性难治惊厥、智力延迟、自闭症状及运动障碍等特征。CDKL5对于正常大脑发育至关重要,但我们对其精确的作用靶标及与病症间的关系并不了解。目前已有的小鼠疾病模型并不能持续且全面地重现上述人类的病症,特别是在发育早期阶段缺少了自发性癫痫特征。因此,科学界对于人脑发育过程中癫痫发生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相应的临床转化及有效治疗进展就不那么如人意。